在这股网红经济的热潮中,网络直播平台成为了众多追梦者心中的明星舞台。然而,随着行业的飞速发展,主播与平台如同乘风破浪的勇士,在追求利益的征途中,种种质疑声也随之而来,为这个新兴领域蒙上了一层迷雾。
娱乐需求炒热市场
“每日的生活如同白开水般平淡,实在找不到什么新鲜事儿可做”,在北京工作的普通上班族小赵,已经是网络直播的忠实观众数年。在他看来,直播就像是窥探他人生活的窗口,与主播的简单对话,也是一种独特的休闲方式。
而在这股潮流中,也有不少人心态各异。正在读大学的陈同学便是为了追逐自己的网红偶像,每天守候在直播平台前。上班族姗姗则偏爱用移动端直播应用,观看那些“另类”的直播内容。面对一些令人反感的言行,她便会化身“吐槽大师”,调侃道:“这些主播不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吗?骂声也是他们表演的一部分。”
观众的心态,与众多主播的初衷不谋而合。当红“夫妻档”主播土哥、云姐自2013年起在YY平台上直播,以唱歌和家常为主。土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两人原本就在YY平台上相识,工作繁忙期间曾一度中断,后来在工作之余重拾兴趣,最终转型专职主播。
美女主播陈妤琳来自台湾,主要做美妆内容,“接触到直播是在去年7月,由于自己本来就对美妆保养非常有兴趣,所以抱着尝试的心态,先从拍视频开始,每月三四个,随着平台有了直播的推广就开始去做直播”。陈妤琳本身的工作是美睫师,随着视频数量和直播次数需求变大,她也正在考虑努力向网红或艺人发展。
做微商的果果是最近看了很多企业宣传才参与到主播阵营的,“每天都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‘你丑你先睡,我美我直播’,朋友们都觉得我可以去做搞笑直播,所以才从上个月开始玩儿了起来”。
看陌生人直播已经成为了一种娱乐需求,而网红偶像反向参与的也很多,移动网络的发达更是将直播市场推向快轨。不管是出于哪种目的,直播平台对用户的吸引力来自于它的全民娱乐性,初衷都是“好玩”,这也是物质生活水平渐渐提升而产生的市场热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