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大禁用英用,语言规范新规引关注
作者:舒心手游网 发布时间:2025-07-28 09:59:58 阅读量:0

  近年来,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,语言使用规范也日益受到重视。近日,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通知,明确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、新闻媒体、公共场合等,全面禁用英文缩写和英文名称,以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。

  禁用英用,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

18大禁用英用,语言规范新规引关注-1

  此次通知明确指出,“18大禁用英用”。这意味着,在各级各类学校、新闻媒体、公共场合等,不得使用英文缩写和英文名称,如“GDP”、“GDP增长率”、“GDP增速”等,应改为“国内生产总值”、“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”、“国内生产总值增速”等。

  禁用英用,提升国家语言文字地位

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表示,“18大禁用英用”旨在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,增强国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。此举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。

18大禁用英用,语言规范新规引关注-2

  禁用英用,促进文化交流

  此外,“18大禁用英用”还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。在对外交流中,使用规范的汉语表达,可以更好地展示我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底蕴,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。

18大禁用英用,语言规范新规引关注-3

  禁用英用,强化国民语言文字意识

18大禁用英用,语言规范新规引关注-4

  为了确保“18大禁用英用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,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、新闻媒体、公共场合等,加强宣传引导,提高国民的语言文字意识。同时,还将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,确保政策落实到位。

  禁用英用,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

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表示,“18大禁用英用”是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举措。未来,将继续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,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。

  禁用英用,助力国家形象提升

  “18大禁用英用”政策的实施,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。在国际舞台上,使用规范的汉语表达,可以更好地展示我国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,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基础。

  “18大禁用英用”政策是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举措,旨在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,增强国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。在新的历史时期,我们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,共同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,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