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动人心的DirectX 12即将降临,它将游戏体验推向新的高峰,玩家们翘首以盼。然而,随之而来的悬念也愈发紧张:在DX12的舞台上,N卡与A卡究竟谁能称霸?目前看来,A卡似乎占据上风。就在不久前,首个DX12测试平台《奇点灰烬》亮相,我们得以一睹其风采,见证它是否能带来我们梦寐以求的飞跃。经过一番测试,结果令人印象深刻,A卡在这场较量中展现出令人瞩目的进步。
是什么原因让AMD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?是什么让AMD显卡在DX12时代超越了英伟达?答案终于揭晓,采用Graphics Core Next (GCN)架构的AMD显卡成为了这场战役的杀手锏。简单来说,增加GPU中的晶体管数量可以大幅提升显卡的潜在性能,但仅仅增加晶体管是不够的。只有采用如GCN架构这样真正一流的设计,潜能才能得到有效发挥,释放出真正的性能。
据专业评测人员指出,英伟达的麦克斯韦架构中的异步计算处理器可以同时运行31个计算任务与1个图形任务,而AMD的GCN 1.1/1.2架构则由8个异步计算处理器组成,可以同时进行多达64个计算任务与1个图形任务。
对比之下,采用GCN架构的AMD显卡理应效能高于使用麦克斯韦核心的英伟达显卡,而《奇点灰烬》的测试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。然而,在DX11时代,由于麦克斯韦架构得天独厚的特性,其性能大幅超越了同期的AMD显卡。但到了DX12时代,形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由于缺少优化驱动,英伟达在DX12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,麦克斯韦架构对驱动的要求极高。英伟达对此次测试程序发表了两点声明:1、它不能代表DX12的整体游戏性能;2、它存在一个Bug,开启AA尤其是MSAA多重采样抗锯齿时,成绩不准确。开发商Oxide、发行商Stardock则认为是驱动的问题。此外,由于麦克斯韦架构的缺陷,英伟达显卡在DX12首款游戏中败下阵来。可以说,英伟达在DX11时代依靠驱动来弥补不足,而AMD在DX12时代将更多依靠硬件自身素质,即GCN架构中异步计算引擎的威力。
不过在DX11的评测中,AMD大幅惨败也让许多玩家感到担心,这是由于全新GCN架构的不同,在DX11中,采用GCN架构的显卡被限制了1-2个核心,用来进行3D绘图计算。此外,CPU也成为了影响AMD显卡的因素之一,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DX11中AMD显卡表现不佳的原因。
根据下图,AMD显卡在DX12的性能表现下也超过了同级别的英伟达显卡。得益于GCN架构得天独厚的“平行”构造,这种架构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增加许多複杂的电路结构。就能够达到加速运算的结果。能够取得最佳指令执行效率。
在目前新系统、新驱动、新接口的状态下,各家的准备都尚未完全成熟,优化和发展空间都相当大。前段时间NVIDIA还发布了355.60鸡血驱动,就是专门针对奇点灰烬预览版进行优化。可以看到目前各家厂商对DX12的潜力都相当看重,未来究竟围绕DX12会划分怎样的局面,请各位玩家拭目以待。